轨交5号线颛桥站外有一座人行天桥,原本是方便周边居民出行,起到人车分离作用的便民之举,但其自动扶梯却常常“罢工”。近日,市民王女士致电新民晚报夏令热线反映,这座人行天桥的自动扶梯经常无故停运,每次出门能成功搭乘的次数少之又少。“电梯不能正常使用,周边居民想要过马路,要么等红绿灯走,要么爬天桥楼梯,累出一身汗。什么时候电梯才能正常使用呢?”
赶上天桥扶梯运行就像“中彩票”
王女士所在的紫薇花园位于闵行区沪闵路和颛兴路的交叉口。沪闵路是颛桥镇去往市中心的主要道路,从早到晚的车流量都很大,附近还有许多住宅小区、学校和商场,来来往往的行人也很多。
2021年,在沪闵路与颛兴路的路口,沟通5号线颛桥站和颛桥老街改造地块的人行天桥正式启用,两侧都配有自动扶梯。但王女士告诉记者:“这个自动扶梯早上也不运行,晚上也不运行,上下班高峰期都不运行,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上。”
“上班族每天要出门,很多人都需要穿过马路到对面乘5号线地铁通勤,但要碰到扶梯运行的概率就像‘中彩票’。”她说,当初在买房时,开发商曾大力宣传出门就是地铁站,过了天桥就能到,保障业主的出行便利,但如今我根本感受不到便利性。
“小区里还住着很多老人,他们也有出行需求,由于腿脚不便无法爬楼梯,只能等待绿灯过马路。沪闵路很宽,汽车又多,对老人而言,穿行马路既不方便也不安全。”王女士说,她曾向有关部门反映过这个问题,但对方表示自动扶梯没有雨棚,出于公众安全考虑,下雨就会暂停电梯使用。
“但实际上,大晴天里电梯也经常处于停用状态,而且上海配设扶梯的人行天桥有很多,也没见到哪个扶梯停用频率这么高、时间这么长。我还询问了电梯的正常运行时段,但对方表示这个不能确定,要根据电梯状况决定是否运行。”
7月10日下午,新民晚报记者赶到沪闵路颛兴路的路口,此处的人行天桥自动扶梯正在正常运行。在扶梯入口处,标有“雨天暂停使用”的告示牌被撤到一旁,另一侧还有块写着“电梯维护中 暂停使用”的黄色围挡。
新民晚报记者看到,这座天桥横跨沪闵路,下方是六车道的宽马路,即使是工作日非高峰时段,也有较大车流,天桥约有两层楼的高度,两端有步行楼梯和自动扶梯,楼梯有近50级台阶,爬上去确实要费些力气。
一位同样住在紫薇花园的赵先生说:“这个扶梯阴雨天不开,平时也很少开,电梯维护也不到位,明明还没用几年,却总发出‘嘎吱嘎吱’的异响。当初人行天桥是闵行颛桥老街旧区改造城市更新项目的一部分,现在自动扶梯常常停用,让这个天桥修了和没修一样。”
暂停使用是出于安全考虑
为人行天桥安装自动扶梯,是便民利民的好事。但后期维保跟不上,却成了市民的烦心事。有关部门能否管一管?
新民晚报记者从闵行区交通委员会获悉,这处天桥的自动扶梯遵循属地管理,由颛桥镇城建中心负责。进一步联系到城建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该自动扶梯一直在正常运行,运行时间从早上6点半到晚上10点半,只是遇到降水时,电梯井的沟槽会产生积水,自动触发安全故障警报系统,导致扶梯停用。而恢复运行的条件是等待沟槽内积水全部自然蒸发,警报随之解除,扶梯即可重新运行。
市民口中的“经常性停摆”,与城建中心的“正常运行”,存在矛盾,这是怎么一回事?该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积水蒸发需要一定时间,有时降雨断断续续,就会出现电梯长时间停用的情况;并且,在一整轮降水结束后,电梯维护人员需要对扶梯进行系统性检查,包括绝缘电阻测试、部件润滑检查、运行参数检查等,排除设备卡阻、漏电等问题隐患,电梯才能恢复运行。
不过他也承认,此前有不少居民投诉自动扶梯经常停运的问题。“这处的电动扶梯是城建中心后期接管过来的。一有检修工作跟不上,就会有居民找过来。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当时督促了电梯维保单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检修效率,也安排了人员现场巡查,一旦发现电梯停用,就会通知他们尽快检修。”
系统性检查需要多长时间?维保单位是否存在检修不及时的情况?所有的露天扶梯遇到降水都必须进行人工检修吗?和扶梯的类型、质量有关吗?面对新民晚报记者的再次追问,城建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需要向有关单位进一步了解和确认。截至记者发稿前,暂未收到相关反馈。
股票配资穿仓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